环境中的土壤污染检测与检测常见环境监测技术术语

2020-09-18 10:28
一、环境中的土壤污染检测手段分析

  1、冲洗法完成检测工作
  冲洗法的色谱分离技术是气相色谱法技术,它和分离化工成品较相符,其工作原理是色谱中气相和固定液之间不同成分拥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成分在气化条件下会在整个色谱柱中运转。经过气化处理以后会被多次分配,因为各个分解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经过科学分析他们在色谱柱中的运转速度,对各种农药残留进行采集和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是在典型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创新分离技术。经过多年发展,高效液相色谱在检测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检测方法,而且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范围较广,它可以对大气、水体、土壤污染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对药物残留以及杀虫剂等污染物质进行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针对土壤污染隐藏性和潜伏性等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帮助检测人员高效快速的完成土壤污染检测。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有缺点,那就是其分析成本较高、液相色谱仪价格较高,日常维修费用高,所以说要想完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就必须克服这几项缺点。
  3、AFS检测方法
  AFS检测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子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其他技术相比综合了原子吸收以及原子发射光谱的优点,是一项较为优秀的痕量分析技术。它的优点就是仪器结构较为简单,灵敏度较高、对气相干扰很少、分析多元素速度较快,所以说AFS检测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土壤污染检测中。
  AFS检测方法缺点,某些元素对酸度要求较为苛刻、鉴定元素相对较少以及应用范围较为狭隘等方面,所以说要想使得AFS检测方法得到广泛推广,就必须改进AFS检测方法的缺点。
  4、TG土壤检测方法
  TG土壤检测方法是一种测量物质和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快速灵感的优点。环境领域检测的研究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TG土壤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化学转化过程,有利于分析污染性气体的形成,对防止和控制转化具有指导意义。
  5、其他的土壤检测方法
  在土地生态系统处理过程中,不同环境中的氧化还原也会影响各种污染物的存在情况,处理效率会对土地生态系统带来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对氧化还原环境积极了解以及科学调控。热重分析法是通过热天平来对温度进行控制,对物质质量以及温度进行有效控制。热分析技术,操作简单、精确度较高以及反应速度较快。
二、企业土壤检测常见环境监测技术术语

  1、地块
  某一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
  2、潜在污染地块
  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构成潜在风险的地块。
  3、潜在污染区域
  可能对周边土壤或地下水产生污染的设施或构筑物,如车间、罐槽、管线等。
  4、污染源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等。
  5、土壤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及生物有机体组成的陆地表面的疏松层。
  6、地下水
  以各种形式埋藏在地壳空隙中的水,含包气带和饱和带中的水。
  7、地块环境识别
  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地块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8、水力上游
  地下水补给的一侧为地下水水力上游。
  9、水力下游
  地下水排泄的一侧为地下水水力下游。
  10、水力影响半径
  水力影响半径即井、孔抽水或矿井疏干时在其周围形成的漏斗状水位下降区的周边在平面上投影的半径。
  11、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埋藏、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件等的总称。
  12、浅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主要指埋藏相对较浅、与当地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潜水或弱承压水,地质结构中位于第一透水层中、第一隔水层之上。
  13、土壤气
  地块包气带土壤孔隙中的气相组分。
  14、承压水
  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15、包气带
  又称非饱和带,是指地表面与地下水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有气体的地带。自上而下,包气带分为土壤水带、过渡带及毛细管带。
  16、特征污染物
  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主要指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导致潜在污染或对周边目标产生影响的特有污染物。